找到相关内容43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名师讲坛》第二讲:敦煌雕塑的艺术赏析

    ,身饰璎珞,腰系锦裙,处处显示女性的特征,取悦于观众。   第45窟中的菩萨,身体呈S形的曲线,身上穿着很漂亮的衣服,长长的、弯月一样的眉毛。   第二,个性化。   第420窟,佛和弟子...

    佚名

    |赏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6442621634.html
  • 当思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

      近代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亦云:“念佛不能专要他专,不能念要他念,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,亦无奇特奥妙法则,但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,挂到眉毛上。”   须知修习无常之方法,即思惟众多比喻与道理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死|无常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14594532371.html
  • 焉耆国的七格星明屋

    面相呈瓜籽状﹐双目俯视着下方﹐充满了慈悲的情怀。它的眉毛与鼻子的做法完全是犍陀罗佛雕塑像的特征﹐而整体的面相也给人以欧洲白种人所特有的形象感。它身穿着袒裸右肩式的袈裟﹐衣服紧贴着身体﹐衬托出了挺胸﹑...

    常 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4439925.html
  • 四大金刚和五百罗汉

    罗汉堂,如同来到辉弘神圣的佛国,有一罗汉的右手长约四米多,正对著挂在天花板上的一只玉蝙蝠伸去,做出意欲捕捉的神态;另一个罗汉则眉长一米,两手托抚著眉毛,神情欢愉安祥,好像心中一无牵挂似的。令人最感兴趣...

    楼培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3640681.html
  • 一枝三葩,三车一乘

    问题,或大而化之,笼统地解释一番,往往不着边际。吴博士颇见其迂,不畏不避,直犯其锋,或证以古德之教,或引述今人之说,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悟性透入,入穴擒虎,下海取珠,不怕丧身失命,不惜眉毛脱落,最终死中得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2142569.html
  • 佛教的业力论

    我们要向前走路的时候,就要先转180度身来看清楚了之后,又转回来再向前走,这样不但麻烦,且在物竞天择的淘汰之下,恐怕人类早已绝迹了。  说到这儿,不禁想起人体之各器官是否皆有功用的问题。例如,眉毛究竟有什么用处呢?有些生物学家说,我们的祖先在穴居野处时和野兽搏斗,如果没有眉毛挡住从头顶上流下来的汗水,当那汗水蒙住眼睛时,就难和野兽搏斗了,所以无论如何眉毛有阻止汗水流入眼睛的保护作用。至于眉毛可能使...

    张澄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4543012.html
  • 从科学的立场谈进化论

    还有很多无法说明的进化现象。譬如说有很多组织或构造,在演化过程中它不应该影响到生存,可是它竟然会经自然淘汰而演化出来或退化消失是很难被理解的。例如眉毛、睫毛、头发、体毛、面部的表情肌、尾巴等,这些构造的有无和生存都没什么关系,天择如何使它们进化成功或退化消失呢?眉毛跟生存有什么关系?尾巴跟生存有什么关系?体毛跟生存有什么关系?在人的演化的过程中,假设从有毛、有尾巴的人猿变成没有毛、没有尾巴的人,那些...

    张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1246439.html
  • 一枝三葩 三车一乘

    悟性透入,入穴擒虎,下海取珠,不怕丧身失命,不惜眉毛脱落,最终死中得活,道破禅机,虽然有些说法有待推敲,然这种勇气与精神是十分可嘉的,真正体现了"不偷工取巧,不人云亦云,不哗众取宠"的原则。 禅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846962.html
  • 佛陀的沉默

    犯这方面的错误。如我们人长眼睛为什么会二支都长在前面,如果一前一后,这样即方便又可减少车祸的发生;如果眉毛长在手指上这可省了牙刷了。呵呵,这些都是戏论罢了,这样的问题就是想上它三年又有何用。 ...

    净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447523.html
  • 发扬佛教──为和平而团结

    去尊重别人,「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」,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。「佛法在恭敬中求」是学道的基本要件。每一个人生存的空间都有其发挥一己之长的地方,就如眉毛在人的颜面上,与眼睛、鼻孔比起来,似乎没有什么具体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0149051.html